論君子
【論君子】
9.子曰:「君子不重則不威(29);學則不固(30)。主忠信(31)。無友不如己者(32)。過則勿憚改(33)。」(《學而》第一)
10.子曰:「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(34)。」(《述而》第七)
11.司馬牛(35)問君子。子曰:「君子不憂不懼(36)。」
曰:「不憂不懼,斯謂之君子矣乎(37)?」子曰:「內省不疚,夫何憂何懼(38)?」(《顏淵》第十二)
12.子曰:「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(39)。小人反是(40)。」(《顏淵》第十二)
13.子曰: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(41)。」(《憲問》第十四)
14.子曰:「君子義以為質(42),禮以行之,孫以出之,信以成之(43)。君子哉!」(《衛靈公》第十五)
15.子曰:「君子病無能焉,不病人之不己知也(44)。」(《衛靈
公》第十五)
16.子曰:「君子求諸己,小人求諸人(45)。」(《衛靈公》第十五)
【注釋】
29.君子不重則不威:君子,如果不莊重,就沒有威儀。君子:有德之人。不重:不莊重。
30.學則不固:「固」有「鞏固」、「固陋」兩解。「學則不固」有兩解:一、即使讀書,所學也不會牢固;二,學了就不會閉塞淺陋。
31.主忠信:以忠和信兩種道德為主。
32.無友不如己者:「如」有「及」、「類似」兩意。「無友不如己者」有兩解:一、不會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;二、不會跟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。
33.過則勿憚改:有了過錯,就不要怕改正。過:過錯。憚:粵[但],[daan6]。害怕、畏懼。
34.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:君子心胸舒坦寬廣,小人卻經常局促憂愁。
35.司馬牛:即司馬耕,字子牛。孔子學生。
36.君子不憂不懼:君子不憂愁,不恐懼。
37.斯謂之君子矣乎:這樣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嗎?
38.內省不疚,夫何憂何懼:自己問心無愧,哪有甚麼需要憂愁和恐懼的呢?
39.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: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,不促成別人的壞事。
40.小人反是:小人卻和這個相反。
41.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:君子對說得多、做得少(感到)羞恥。行:粵[杏],[hang6]。行為、品行。
42.君子義以為質:君子處事,以合宜為原則。
43.禮以行之,孫以出之,信以成之:依禮節實行它,用謙遜的言語說出它,用誠實的態度完成它。孫:通「遜」,謙遜。
44.君子病無能焉,不病人之不己知也:君子只會因自己沒有能力而慚愧,卻不會抱怨別人不了解自己。病:粵[並],[bing6]。慚愧、抱怨。
45.君子求諸己,小人求諸人:君子要求自己,小人則只會要求別人。
Last updated
Was this helpful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