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作背景

荀子之學,向無善解。宋儒推孟,以其論性,與孟子相牴牾,棄而不講。民國以還,只尊其「正名」之說;蓋近人不喜言禮義,故對其學術大略、精神面貌,根本未能觸及,故不明其「禮義之統」。

荀學之旨,就在「禮義」。

荀子主張性惡。

「人之性惡,其善者偽也。」(《性惡》)楊倞注︰「偽者,為也。」即是「人為」之意。其說人性本惡,及其知道行善,是後天改造結果。即是通過教育,學習禮義法度,終而使之向善。故「善」非與生俱來,乃後天學習成果。故曰︰「凡禮義者,是生於聖人之偽,非故生於人之性也。」「故聖人化性起偽,偽起而生禮義,禮義生而制法度。然則禮義法度者,是聖人之所生也。」透過後天學習禮義法度,就能將本性之惡驅除,終而為善。故荀子言性善,乃後天努力學習之成果。

荀子注重禮法教育,個人修養。

「禮者,法之大分,類之綱紀。」(《勸學》)禮法並非抽象存在,禮法是要由人行使出來,方為禮法。「故法不能獨立,類不能自行;得其人則存,失其人則亡。法者,治之端也;君子者,法之原也。」(《君道》)禮法要靠人而存,人格完善就顯得重要了。故《勸學》、《修身》、《性惡》、《君子》諸篇,反復強調個人修養,強調個人本質之重要。 人格修養,荀子立足於以見聞為主之「外在經驗」,與孟子由內省而把握之「內在經驗」不同。

《儒效》曰︰「不聞,不若聞之;聞之不若見之;見之不若知之;知之不若行;學至於行之而止矣。行之,明也。」又曰︰「不聞不 《積學與涵泳——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》 4 見,則雖當,非仁也。其道百舉而百陷也。」故荀子之學,乃立足於以見聞為主之「外在經驗」知識之上。知識來源,就在典籍。劉向《孫卿書錄》謂「孫卿善為《詩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」清儒汪中《荀卿子通論》,更以為荀卿「於諸經無不通」,而戰國時代「六藝之傳賴以不絕者,荀卿也。」荀子乃承傳孔門經籍之學。故荀子重學。 荀子之學,在發揮孔子「重視知識」一面。

《論語》重「學」,開篇即說「學而時習之」;荀子開篇亦言「勸學」。

《說文》曰︰「勸,勉也。」勸學者,勉學也。

荀子何以勸學?蓋讀書目的,在為聖人。聖人之方,在於讀書。《勸學》曰︰「學惡乎始?惡乎終?曰︰其數則始乎誦經,終乎讀禮;其義則始乎為士,終乎為聖人。」故讀書學習,吸收知識,目的在為「賢人聖哲」。至於為聖之方,以學為始;以行為終。此即《中庸》所謂「博學之、審問之、慎思之、明辨之、篤行之」。就是將客觀外在知識,化為內在行為修養;然後才可以為聖為賢。荀子言「禮義之統」,其意在此也。

Last updated